春天是個萬物生長的季節,也是養花人豐收的季節,很多花卉植物都會在這個時候自然地冒出很多小苗。今天給大家介紹春天最愛「下崽子」的4種花,咱們給它分個盆,就能繁殖出大量小苗,一天一個樣兒。
蘆薈
蘆薈是一種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綠色植物,很多花友家里都有種植。蘆薈的葉子顏色翠綠,肉乎乎的,里面能儲存大量的水分,所以是特別耐旱。平時養護偶爾澆水一次就好,是眾所周知的懶人植物。
蘆薈的壽命長,生長速度快,很容易長出老樁。5月份天氣暖和之后,老樁的根部會冒出不少小側芽,長成滿滿一大盆。我們可以給它換個盆,多分些小蘆薈出來。
分盆方法
如果蘆薈苗子太小是不能分盆的,分盆以后很難養活。 需要等到蘆薈底部的側芽長出5片葉子以上后才能進行分盆。
將蘆薈脫出花盆,用小刀將小苗割下來,最好帶點根須。
切下來后,放在陰涼通風處1~2天,把傷口晾干,大苗用新土重新栽種回花盆,小苗則分開種到小花盆里。
虎皮蘭
相信大家對虎皮蘭這種都非常熟悉了,因其獨特的外表和易活易養的特性,被無數人所喜愛。虎皮蘭的葉片堅挺,猶如寶劍,養在家中還有鎮宅安家的寓意。
虎皮蘭有扦插和分株兩種繁殖方法。不過大部分花友家里養的都是金邊虎皮蘭,如果用扦插方法繁殖出的小苗,葉子的金邊會消失,而用分株的方法繁殖出的小苗就會保留金邊,所以金邊虎皮蘭通常都是通過分盆來繁殖。
分盆方法
虎皮蘭的小芽長到6厘米以上就可以分盆了。分盆之前,首先停止澆水一周以上,讓花盆的土壤干燥,這樣更容易脫盆。
虎皮蘭脫出花盆,將大苗和小苗分開,連在一起的根系要剪斷。然后觀察一下根系,把枯根、爛根修剪掉。修剪后的苗子放在陰涼通常處1天,讓傷口晾干。
傷口晾干后,重新栽種虎皮蘭,小苗用小盆,大苗用大盆。虎皮蘭特別愛爆小崽子,一盆大虎皮蘭可以出十來盆小苗。
吊蘭
吊蘭可以說是除綠蘿之外,最多人養的室內綠色植物,很多不愛種花的人也會在家里養幾盆。吊蘭喜溫暖怕寒冷,冬季在室內不枯萎,但在低溫下也不會生長。
天氣逐漸回暖,吊蘭感受到溫暖,不但會長出很多新葉,還會抽很多枝條,并在枝條上長出小吊蘭。這些小吊蘭剪下來種土里,很快就能生根,長成一盆全新的吊蘭。
分盆方法
吊蘭分盆的方法特別簡單,首先我們要把帶著小吊蘭的枝條剪下來。
剪下來的小吊蘭,把多余的枝條剪去,然后種在花盆里。
這里是因為小吊蘭太多,花盆不夠用了,所以把小苗種在了一起,花友們也可以多準備幾個小花盆,一個小吊蘭種一個花盆。
仙人球
仙人球皮糙肉厚的,耐旱又耐熱,特別容易活,很多養不好花的人都會選擇養它。養仙人球只要管住手少澆水,多曬曬太陽,它在5月之后很容易「下崽子」,從身上冒出很多小球球出來。
這些冒出來的小球球不能一直待在媽媽身上,會不斷消耗養分,導致母球不生長。等小球長到足夠大,我們就得讓它們「母子分離」。
分盆方法
小球球長得比較大以后,咱們就可以把它們掰下來, 掰得時候帶上手套,小心被扎傷。
掰下來的小球可以直接插在沙質土壤里,讓它慢慢生根。但要注意的是, 小球[插·入]的土壤必須保持干燥,如果土壤太潮濕容易讓小球腐爛。 分盆后的1周左右不能澆水,讓小球的傷口干燥,1周之后再把水澆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