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老不出新筍芽,給它試試「組合拳」,說不定乖乖冒出大粗筍

哆啦A 2023/04/02 檢舉 我要評論

文竹是不少花友很喜歡的一種綠植,雖然其開花一般,但狀如松樹的樹形放在書桌或案頭還有一種清幽雅致的氛圍,許多花友就是因為這一點才愛上文竹的。文竹雖然四季常綠,但其針葉也是有壽命的,倘若老枝逐漸枯黃,但又沒有新筍發出補充的話,文竹的觀賞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那麼如果真遇到文竹不出新筍或者發出的新筍又細又弱該怎麼辦呢?青璃建議你不妨試試以下幾種方法,說不定有一兩種對癥呢?

1.修剪

這主要針對老株,有些老株長得很大了,上面的生長空間基本上沒有了,而大部分枝葉也基本處于衰老期了,養分消耗大于生產了,這時候就要考慮修剪了。

修剪時一是要剪去那些葉尖已經發黃的枝條,二是剪去那些細枝弱枝,只保留全綠的健壯枝條。這樣一方面可以減少養分消耗,為新筍的萌發積累養分,另一方面盆面以上的生長空間被擴展,將來也有利于新筍擴枝展葉。

2.換盆換土

文竹根系還是相對發達的,有些花友的文竹盆栽可能自移栽入盆后就沒有給它們換過盆或換過土。隨著文竹植株的長大,植株根系也逐漸布滿植盆,直到達到極限后就,根系就不再繼續生長了。這時候地上枝葉部分生長開始受限于地下根系的規模,吸收不到多余的肥分,自然也就合成不了多余的養分,新筍的發出也自然無從說起。

同樣,如果植土本就不怎麼肥沃,加上后期又不怎麼施肥,植土中原帶的肥份總會被吸收干凈的那一天,沒有肥份自然也就合成不了養分,植株也就處于半死不活的狀態,發出新筍同樣無從說起。或者植土板結泛鹽堿,根系生長環境已經不良了,也會影響發筍效果。

所以,如果觀察到文竹不怎麼發新筍或發出的都是些細筍弱筍,且盆底排水孔有大量根系冒出或當初配的植土本就是隨隨便便的貧土,這時候就要考慮換盆或換土了。

換盆時,新盆可以比原盆大個兩三號,因為文竹根系生長還是很快的。換土時,先去除根系外圍的植土,只保留根系中心被稱為「護心土」的那一小部分植土。將新配的植土能肥沃就肥沃一點吧,比如給它們備一點松針土腐葉土等,實在不行用田園土也可以,只是要在里面摻和一些腐熟廄肥、餅渣肥或者購買的緩釋肥。

另外,換土時注意,在植好植株后再稍微提一提,防止根系過度蜷曲和便于植土在根系中間填實。換好土和盆的植株先不要放在明亮光的環境下,讓其緩一緩苗,等到有新筍出現后再移到光線明亮但不強烈的環境下養護。

3.補肥

如果所用的植土確實是貧土,想換土確實也沒有那種肥性土可換,那就試試給它們補一補肥吧。其實除了花卉專用肥外,生活中的不少廚余垃圾也是包括文竹在內的肥料來源,我們只需要稍加改造一下。

例如,像骨頭里面就有豐富的磷元素,水果皮里面有豐富的鉀元素,豆漿渣和過期奶里面有豐富的氮元素,把這些東西收集起來粉碎一下,干垃圾直接覆土埋施,濕垃圾直接兌水澆水灌根。這些垃圾肥屬于有機肥,不僅能補充養分而且還不傷土,越使用土質會越好,青璃施肥一直用的就是這種自漚肥,效果也還不錯,花友們可以試一試。

4.補光

許多花友可能有一個誤區就是文竹喜陰,于是把文竹放在了墻角旮旯,甚至是沒有窗戶的廁所里面養護。但實際上作為綠葉植物它們怎麼可能喜陰呢?文竹只是耐陰,依舊喜歡光線明亮的環境,這從它們筍芽強烈的向光性上就可以看出來。

有些養在這種蔭蔽環境下的文竹不發新筍可能就是這個原因—沒有足夠的光照讓植株通過光合作用將肥份轉化成養分,這時候土壤再肥沃、植盆再大又有什麼用?因此,養好文竹還是要給它們適當的曬一曬,哪怕只是每天一兩個小時呢?實際上除了夏天以及初秋時那種特別強烈的光照外,其他時節的光照都很柔和的,可以放心曬,只要保證植土濕潤就可以保證其葉片不會被曬干發黃。

好了,關于文竹不發新筍或發出的新筍是又細又弱的原因就介紹到這兒了,希望能對花友們有用。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