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君子蘭,每年到了3月都會換盆1次,經過半個月的服盆期,正好趕上它旺盛的生長期,能竄2—3片新葉,也容易度夏。
給君子蘭換盆是個技術活,因為君子蘭對土壤的要求比較高,它又沒有毛細根,都是肉質根系,易腐爛,也易折斷。很多小伙伴不敢動手,生怕給換壞了;有的小伙伴則草草了事,結果長勢不明顯;也有的小伙伴給君子蘭換盆后,苗沒有緩過來……
今天咱們來分享下給君子蘭換盆的方法,以及換盆過程中關鍵的幾個「要點」,大家牢記清楚,換盆后服盆快,新葉長得快。
一、控水后再脫盆
準備給君子蘭換盆了,要提前一周給它控水,等土壤干透了,再給它脫盆。這樣做的原因有三個。
一是盆土干透了,土壤比較松散,不會和盆壁、根系粘連,質地輕,特別好操作;二是控水后,君子蘭的根系處于缺水的狀態,根系韌勁大,也不容易折斷;換盆過程中,要修剪或者不小心傷到根系,缺水的根系不容易感染。
所以咱們給君子蘭換盆前,控水是非常關鍵的一步,能大大提高換盆的成功率。
二、修根、晾根不可少
上面說到了,君子蘭的根系是肉質根,易腐爛,在它生長的過程中,因為養護不當的原因,會有腐爛的根系,也有自然老化的根系,這些根系的存在會滋生細菌,還會抑制新根的生長,所以趁著換盆時,要修剪根系。
修剪完根系后,新鮮的傷口容易感染,一定要經過晾根這個步驟。把修好根系的君子蘭擺放在陰涼的地方1—2天,看到傷口微微干癟后,就可以上盆了。
三、植料的品質很重要
換盆必換土,栽種君子蘭,可不是隨便什麼土都可以,因為它的根系對土壤的品質要求比較高,既要有較高的透水透氣性,還要富含油性養分,用園土、營養土栽種的君子蘭,很難長好。
我們一般使用一些軟殼物料來養君子蘭,比如腐熟的柳樹皮、松樹皮、松針、花生殼、瓜子殼,再參上一些顆粒物,比如珍珠巖、蛭石等,有經驗的花友可以自己配制,新手花友或者嫌麻煩的花友也可以買蘭花專用植料。
四、潮土上盆,無需定根水
一般情況下,咱們給花卉上盆后,都會澆定根水,而君子蘭不需要我們上盆的時候,有兩個小技巧:一是頭天晚上,給植料里加入適量的水浸泡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晾一晾,下午使用的時候,植料是潮濕的狀態,然后上盆;二是上盆時,先把植料填滿根系的中間,這樣根系和植料可以緊密貼合,避免根系吸收不到水分和養分,導致老化或者變空。
五、服盆期不可少
給君子蘭上完盆后,它有一個服盆期,不要著急曬太陽,先把它擺放在通風陰涼的位置,等7—10天后,再給它移到散光的位置大約一周左右,這個時候君子蘭基本上已經服盆了,輕輕提一下君子蘭,根系已經緊緊的抓住植料了,接下來就可以正常的養護了。